2022年是煤炭行業跌宕起伏的一年,疫情疊加國內外因素,煤炭、電力出現階段性的供需矛盾,全球能源格局重塑,歐洲重返煤電等,價格整體高位,電企承壓,煤貿企業如履破冰,煤市不確定因素的擾動,加大煤炭人對市場預判的難度和投資風險。
2022年的煤價相對2021年的大幅沖高明顯波動收窄。國家對現貨市場的調控,煤炭中長協合同對發電供熱企業的全覆蓋,但受國內外各因素影響,階段性的供需緊張仍存在,總體全年波動浮動有限。
1、煤炭產量:今年以來原煤生產增速加快,進口由升轉降。據國家統計局統計,2022年1-11月,規模以上企業生產原煤40.9億噸,同比增長9.7%。其中,11月份生產原煤3.9億噸,同比增長3.1%,增速比上月加快1.9個百分點,日均產量1304萬噸。12月1~15日,全國煤炭產量1.9億噸,日均產量1251萬噸,全國統調電廠電煤庫存1.76億噸、可用24天,為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溫暖過冬提供了堅實可靠保障。
其中陜西力爭全年核增產能800萬噸以上、建成巴拉素等5個煤礦、煤炭產量7.2億噸;榆林市2022年1—11月份,全市原煤產量達到5.32億噸,其中民營礦產量——億噸,3處新建煤礦項目獲得核準,產能1400萬噸/年;32處煤礦產能核增獲得批復,新增產能3970萬噸/年;全市120萬噸/年以上煤礦產能占比達到86%。
附:全國分行業煤炭消費情況:
3、 核增產能:國家礦山安監局審核同意147處先進產能煤礦、增加產能1.8億噸/年,自去年9月以來共核增煤炭產能4.9億噸/年。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,發揮好煤電油氣運部際協調機制作用,通過核增產能、擴產、新投產等措施新增煤炭產能3億噸,并將產能和產量目標明確到產煤所有省份。
4、 履約情況:截止12.9日,據全國煤炭交易中心平臺數據,內蒙古錄入73056萬噸,占分解任務量的73.4%;陜西錄入35305萬噸,占分解任務量的65.4%;山西錄入26274萬噸,占分解任務量的39.2%。從需求方確認合同總量來看,內蒙古確認電煤合同23474萬噸,占用煤需求量的76.2%;山西確認電煤合同14425萬噸,占用煤需求量的69.1%。